阴与阴合,不合于阳,即是三阴合病,不发热而吐利厥逆,为四逆症也。尺主血,血少则营气不足,虽发汗决不能作汗。
若用桂、附以回阳,其不杀人者鲜矣。其间在表在里,有汗无汗,脉浮脉沉,有力无力,是其机也。
本篇云∶“诸四逆厥者,不可下。 《内经》所谓热病皆伤寒之类,此正其类也。
热病以口燥舌干而渴属少阴,少阴者,封蛰之本,精之处也。夫脉微而恶风寒者,此阴阳俱虚,不可用麻黄发汗;脉微弱而自汗出,是无阳也,不可用石膏清里。
不可令如水流漓,病必不除。阳明之阳虽易回,回而诸症仍在,变症又起,故更作芍药甘草汤继之,少与调胃承气和之,是亦从乎中也。
则附子汤用三白以滋阴,参、附以回阳,为少阴返本还原之剂。即于此处辨其有汗为桂枝症,无汗为麻黄症,无汗烦躁是大青龙症,干呕发热而咳是小青龙症,项背强KTKT是葛根症,用之恰当,效如桴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