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焦少阳经气,当相火之化,相火有其经无其脏腑,游行于五者之间,故曰少阳为游部,其经脉上布膻中、络心包,下出委阳、络膀胱,岂非上佐天施,下佐地生,与手厥阴相表里,以行诸经者乎。 此足太阳、手足太阴药也。
痢疾已愈,则不当用行血理气之物矣。肝伤则少血目暗,宜此方主之。
庄子《南华经》曰∶至人之息,以踵大易。用甘草者,以风药悍燥,用以调之。
大肠得血则润,亡血则燥,故用熟地、当归以养血;初燥动血,久燥血瘀,故用桃仁、红花以去瘀。若夫失血太多,气息几微之际,慎勿与之,盖四物阴类,非所以生物者也,当重用参以固欲绝之气,故曰脱血者先益其气,否则川芎香窜,反能耗气,气血双亡而死矣。
水肿之病,盖水盛而火不能化也,导水补火,使二气和平,则病去矣。桂枝辛热,辛热则能化气。
凡手足前廉属阳明,后廉属太阳,外廉属少阳,内廉属厥阴,内前廉属太阴,内后廉属少阴。《内经》曰卑下之地,春气常存,故东南卑下之区,感风之证居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