夫表寒里湿,郁而发黄,自非热湿内瘀,郁而成黄者比,故不可下。救里宜四逆汤,救表宜桂枝汤。
少阳、阳明两急,心中热结成痞,故以大柴胡汤,外解少阳发热未尽之表,内攻阳明成实痞□之里也。 而心烦不得卧者,是阳明之热,内扰少阴,故不欲寐也,当以解热滋阴为主治也。
少阴属肾,主水者也。故用桂枝、甘草以救表,龙骨、牡蛎以固中,不治烦躁而烦躁自愈也。
若再发汗,则阳气衰微,力不能支,故身寒噤栗,振振耸动,所必然也。盖伤寒之头痛发热,宜于发汗者,尚不可汗,则伤风之不可汗,更不待言矣。
若以太阴虚寒之满痛,而误认为太阴实热之满痛而下之,则寒虚相抟,必变为藏结痞□,及自利益甚矣。方有执曰:微热,阳渐回也。
胃之窍出于口,热邪上攻,故口不仁也。仲景复曰:若下之无所谓也。